2019年,深国际正式确立智慧仓业务发展子战略,定位于智慧仓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2020年,深国际正式成立智慧仓+冷链物流战略实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集团智慧仓及冷链业务拓展;
2021年,打造“立体库+四项穿梭车”物流模式的深国际华南物流园保税物流智慧仓投营;
2022年,深国际物流港|石家庄·正定的医药智慧仓冷链仓投营;
2023年,深国际智慧物流港|深圳·黎光冷链园区投营;
2024年初深国际冷链物流港|上海·闵行冷链园区投营;深国际冷链物流港|南京·江宁空港冷链园以及深国际物流港|深圳·宝安冷链园区计划分别将于2024年10月和2025年6月投营……

智链深国际冷链物流
深国际智慧物流港|深圳·黎光
素以稳健著称的国企智链深国际智慧物流(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链深国际”)短短几年打出一套组合拳,以其疾如风的势头争夺智慧仓储的市场主动权。
“一脉相承于母公司深国际,我们的战略并不激进,但绝不缓慢,保持战略定力,步步为营。所谓国企姿态,不追求短期见效,讲究的就是水滴石穿。积极而不冒进,稳健却不保守,智链深国际始终以一个‘长跑者’的姿态砥砺前行。”在由智链深国际与冷库视界联合主办的2024“冷启新深,智链未来”主题研讨会暨智链深国际招商会上,智链深国际董事长杨燕娴女士对记者如此描述智链深国际。
顺应大势 行稳致远
近年来,生产端和消费端都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物流业的智慧升级是大势所趋。国家相关部委明确鼓励物流设施、物流活动的数字化与自动化升级。杨燕娴表示:“2000年成立之初,深国际以深圳为主战场,后续在全国30余个物流节点城市布后现代化综合物流港,如今已逐步成为国内物流地产领域的重量级选手。近年国家一直倡导绿色智能化,如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深国际重资产优势和平台企业的运营能力,这应是一家具有责任担当的国企着重考虑的。深国际于2020年前后确立智慧仓储和冷链子战略,即是高瞻远瞩,亦是顺势而为。”
目前,国家对各行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以旧换新等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与补贴,智能制造业的国产替代也走向了成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替换成本进一步降低,智慧物流市场已跨越鸿沟,从早期市场进入主流市场。行业步入关键风口期,抢占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在杨燕娴看来,几个核心城市人工贵、土地稀缺,仓储空间探索库内智能化升级是必然之选。
“随着国家对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虽然深国际早在2018年就已将战略视野锁定冷链领域,但我们依然走的很稳健,不会激进的大面积铺开,我们的布点都集中在一二线及重点城市。”杨燕娴说,“不过,经济发达及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越来越难以获得,销地冷库对于位置的要求甚至比高标仓更严格,高标仓的网络建设本身已非常密集,如果能将一些优质地段的干仓资源改造成冷库,也许也能缓解一部分冷链仓储的紧迫需求。”
杨燕娴继续介绍称,随着“立足深圳 深耕湾区 辐射全国”战略部署的纵深推进,深国际集团在物流仓储行业领域的资源禀赋优势和鲜明特色愈发突显,且取得诸多成绩,集团的综合物流港项目已布局全国33个城市,合计45个高标仓项目,其中已投营冷库面积约10万m2,在建面积约18万m2。其中,位于深圳龙华黎光的首个深国际智慧物流港项目,包含冷库、常温库、自动立体库等仓储业态和电商孵化运营中心、交易展示中心等商务配套的设施群,成为业界创新物流仓储业态、聚合产业资源和集约用地的先行示范标杆;位于深圳平湖南的首个深国际铁路枢纽物流港项目,将以全国首创“铁路上盖物流园”的模式,建设包含集拼中心、冷链中心、分拨中心、仓储中心、城配中心、电商中心、区域总部中心等复合业态的设施群,并依托中欧班列及国内铁路货运班列,打造国内体量最大、业态最综合、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多式联运中心和集仓运配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物流枢纽。
始终秉承母公司不疾不徐的稳健作风,智链深国际战略不会大刀阔斧,立竿见影,但并不缓慢,且坚定有力。孕育、蓄力、起跑、加速,智链深国际一系列极具前瞻性的布局主要源于紧跟市场节奏的战略与战术调整。
“作为稳健国企,我们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每个项目的前期敲定都颇为谨慎,我们看重每个项目的保底回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争取更多。”杨燕娴说。

智链深国际冷链物流
深国际冷链物流港|上海·闵行
匠心突围 灵活定制
中国市场上,随着新老选手的崛起与交锋,低垂的果实摘取时代已过,一场深层次的市场竞赛,早已于中国悄然打响,这无疑对企业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链深国际的战略布局绝不僵化死板,我们走的是技术与需求驱动发展,灵活定制路线。”杨燕娴说,“‘智慧化’也需因地制宜,深国际重点立足深圳,当地物流客户对智慧化冷库的接受度高,对成本的承受能力也相对较高,多是基于仓配运营一体化的需求,在冷库建设过程中就会前置性的配备一些智慧化设备。但深圳市以外的其他区域,‘智慧化’建设还是以客户需求为主,是建设定制化、标准化的冷库还是智能化的冷库,需依据不同客户条件针对性设计。目前,集团冷库的开发和运营模式多样,有与合作伙伴轻重结合的模式、自主建设运营模式、定制化开发模式、新建或干仓改造模式等,具体视项目实际,因地制宜,效益为先。”
在全球化加速、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为避免“试错”,除了保持高度的创新能力,“合作共赢”亦是当代企业不可不重视的战略。正如杨燕娴在采访中所言:“强强联合固然重要,但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小企业是主力军。无论规模大小,我们尊重每一位合作伙伴,好企业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仓储建设成本太高,这更适合国有企业和有实力的资本进行投资布局,但从冷链仓配运一体化角度而言,中小企业有其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强的优势,配和运的能力更突出。我们看到,冷仓在整个冷链物流的链条中处于非常关键地位,手握优质的冷库资源,即使现在开始仓配一体化的体系搭建依然不晚,如果能着眼全链条,打通了仓运配环节,就能更进一步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深国际也希望能够和一些有货源的平台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由深国际提供重资产的基础设施,由其他中小企业或平台企业深耕服务,形成战略性合作,携手共赢。”杨燕娴说。
绿色低碳 国企担当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国企绿色高质量发展是迈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在杨燕娴看来,作为深圳国资委直属企业,深国际一向高度重视ESG投资理念,在环保、节能方面持续发力。秉承母公司的绿色理念,智链深国际始终践行“双碳”战略,彰显国企担当。
“智链深国际一直积极践行‘发展绿色物流,打造生态环保的新型物流园区’战略,大力推广物流园区充电桩、光伏能源等的建设,加强对排放不达标的柴油车的管控,加强对园区与运营细节节能减排的管理。事实上,智链深国际始终把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理念贯穿于设计、施工、运营、维保等全流程全环节,深入挖掘节能减排潜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杨燕娴说。
当“双碳”目标成为社会共识,践行“双碳”责任、力促减碳减排,亦成为智链深国际担当国企责任的自觉行动。杨燕娴表示,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上,国企始终是国民经济脊梁。作为国企担当的“行动派”,智链深国际推动全链条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打造新型产业生态,紧密联动上下游伙伴,共同推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