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链主要从专业定位与发展历程、组织建设与平台整合、培养方案与特色凝练、阶段成果与未来展望等四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专业定位与发展历程
陈教授首先分享了在千亿物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互联网新兴战略、“厦门模式”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等背景下,物流专业的发展需要变革,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备物流信息化、物流系统规划与评价、企业物流运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随后介绍了厦门华夏学院的发展历程。

产教融合视域下物流类专业数智化转型实践探索
(二)组织建设与平台整合
本校一流专业及新文科建设办公室在2021年3月筹建,7月正式挂牌。在新文科引领好一流专业辐射下,不断获批了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厦门市物流与供应链学会秘书处、厦门市物流校企合作服务中心——华厦物流培训学院、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等,通过运用系统思维,开展平台整合,实现价值增值。
(三)培养方案与特色凝练
为了更好的开展人才培养,整合高校、企业、毕业生等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从知识、能力、素质等三方面进行细化落实,积极融入思政元素、数字素养、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等。同时为了满足更加精细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分为物流与供应链运行决策、智能冷链物流运营、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等三种培养规格,并开设不同的专业课。
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产教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凝聚了聚焦供应链应用创新和智能冷链物流两大专业特色。通过与企业产教融合,不断携手打造实验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师资提升平台等平台,聚焦供应链应用创新;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发挥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力量,管工融合,跨学科、跨学院共建共享。
(四)阶段成果与未来展望
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下,学院获得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建设了福建省本科优秀特色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供应链管理实务》、获批了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3项,获得了教育部物流教指委课题1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并建设了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现代供应链研究中心。培养学生不断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及省级大奖,成果颇丰。
最后,陈教授希望在教指委、中物联指导下,整合院校、企业、行业各方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企业合作进行物流与供应链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