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17356供应链注意到近期的油罐车事件,即使用煤油罐车运输食用油的案例,再次凸显了食品安全管理在供应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也促使行业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国际标准的贯彻执行,如FSSC/ISO 22000、BRCGS仓储与物流标准以及IFS Logistics标准,来预防此类事件。
下面17356供应链将依次探讨这些标准在物流环节的相关要求和具体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构建更安全、更可靠的食品供应链。
其全称为《食品安全前提方案 – 第5部分:运输与储存》(Prerequisite programmes on food safety – Part 5: Transport and storage),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一份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为食品行业的运输和储存环节提供详尽的食品安全管理指导原则,确保食品在这些环节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国际物流认证标准对煤油车事件的观鉴
综合而言,就该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置,FSSC/ISO 22000标准将给出下列方案:
1. 风险评估与控制:标准要求企业进行系统性的风险评估,识别并控制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例如,对于油罐车,标准会强调车辆的清洁度、密封性,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以及必要的专车专用和连续运输批次的清洁管理与交叉污染预防。这些都是确保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
2. 供应商管理:FSSC 22000强调对供应商的严格筛选和持续监控,确保供应链上的每一环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油罐车服务提供商,企业应对其进行详尽的资质审查,包括操作规程、车辆维护记录等,以确认其有能力提供安全无虞的运输配送服务。
3. 持续改进:标准鼓励企业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优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其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特别是其标准的第5部分,车辆作业标准:对运输车辆的操作、维护、清洁等进行专项规定,以防止产品受到污染。针对油罐车事件,该标准的实施重点将包括:

国际物流认证标准对煤油车事件的观鉴
1. 物流设备与设施的卫生管理:要求企业对物流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直接接触食品的表面,必须遵循严格的卫生规范,以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2. 分包商管理:标准关注分包商的准入、审批和持续评价,明确了产品安全处理、贮藏和运输的要求,包括温度控制、特殊处理、不兼容产品的隔离和车辆类型等,确保分包商的管理不会成为食品安全的薄弱点。
3. 运输车辆的要求:明确规定在装载前对运输车辆的承载区进行完整性、安全性和清洁状态的检查,特别是对油罐车的装卸泵和软管状态,以及车辆的装载记录和清洁记录进行细致检查,防止不同食用油产品的交叉污染。
4. 培训与意识提升:强调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能够识别并报告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IFS Logistics标准,针对油罐车事件,该标准的实施重点在于:

国际物流认证标准对煤油车事件的观鉴
1. 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对全球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对海外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的审核,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安全无虞。
2. 应急准备与响应:强调建立应急计划,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以及与当地卫生部门、执法机构的合作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技术与创新:鼓励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区块链等,实现对食品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
3. 清洁消毒管理:IFS Logistics标准V3版本的4.8清洗消毒章节,明确规定了运输车辆容器的清洁消毒管理,以及4.12.5条款中对运输液体、颗粒和/或粉末状未包装食品产品的运输容器(如罐车、铁路罐车)的专用标识和食品专用要求,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运输环节的食品安全。

国际物流认证标准对煤油车事件的观鉴
冷链物流17356供应链通过上述标准的认证或有效贯彻,企业能够在全球化视角下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显著降低类似油罐车事件的发生概率。
然而,标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高层的坚定承诺、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以及持续的改进策略,方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力和有效性,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食品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