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威廉港将参加于6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办的亚洲物流双年展。我们将在德国港口联合展台(W4. 311 号)展示我们的创新物流解决方案以及德国唯一深水集装箱港口的战略优势。联合展台由下萨克森州海港、不来梅和不来梅哈芬港口及汉堡港共同呈现。期待与您相会!

中德快线重启后威廉港亮相上海亚洲物流双年展
“中德快线”服务再度连接威廉港
总部位于汉堡的航运巨头赫伯罗特(Hapag-Lloyd)宣布恢复中德快线(CGX)服务。这条每周从盐田出发的航线把华南地区、西非地区与德国唯一的深水集装箱港口威廉港(JadeWeserPort)连接起来。船只途中停靠新加坡、特马(加纳)和安特卫普(比利时)。2022年春至2023年初,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该航线已有成功运行的经验。
共有12艘船服务于中德快线,每艘船运力约为3,500个标准箱。2024年6月16日,恢复运营的第一艘船舶——“Express Argentina”号从盐田出发前往威廉港。首次从威廉港出发的时间定于2024年7月23日。
赫伯罗特在一份新闻稿中提到,客户有独特的机会在加纳特马将货物运输至阿比让(象牙海岸)、拉各斯(尼日利亚)、科托努(贝宁)、黑角(刚果)和罗安达(安哥拉)。在德国威廉港,客户受益于完善的多式联运网络,可以将货物快速运往欧洲内陆腹地,进一步优化供应链。
“双子星协作” – 威廉港吞吐量有望大幅提升
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罗尔夫·哈本·扬森(Rolf Habben Jansen)表示,作为马士基和赫伯罗特两家集装箱航运公司达成的“双子星协作”的一部分,威廉港(JadeWeserPort)有望实现“显著的货运量增长”。
将于2025年2月生效的“双子星”长期运营协作联盟,其未来欧洲北部枢纽只包括两个德国海港——威廉港和不来梅哈芬港,汉堡港将不包括在内。
关于货运量的重新分配,哈本·扬森说:“汉堡的货运量将减少约10%。”去年,赫伯罗特船运公司为汉堡港贡献的吞吐量约210万标准箱。因此,威廉港和不来梅哈芬港的吞吐量有望大幅增长;按计划,赫伯罗特将为德国港口增加约20%的吞吐量。
马士基和赫伯罗特认为,未来全球运输将主要围绕七个中心转运枢纽进行。它们将由总共12个集装箱港口组成。大多数转运枢纽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拥有由“双子星”合作伙伴作为股东控制的集装箱码头。因此在规划航线时,每条航线停靠的港口将变少,某些港口会从主要航线的船期表中删除,从而进一步优化运输网络。此外,还有往返于转运中心的接驳运输服务。据哈本·扬森介绍,欧洲将有14 条接驳航线,亚洲13条,中东4条,墨西哥湾1条。
停靠威廉港 – 亚洲至德国最短中转路线
EUROGATE威廉港集装箱码头(CTW)总经理霍尔格·波姆(Holger Bomm)展望2025年时表示,“我们很自豪成为马士基、赫伯罗特‘双子星协作’的一个转运枢纽,一方面我们有了大幅提升码头吞吐量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作为转运枢纽必须拿出完美的表现。”
今年年初,两家集装箱航运公司宣布,从2025年2月起,将通过七个转运枢纽处理全球运输,这七个枢纽由12个集装箱港口组成。这些港口包括了德国的威廉港和不来梅哈芬港,也包括荷兰鹿特丹港。汉堡港由于航程长、限制多而被排除在外。出生于德国库克斯哈芬港的波姆表示:“转运枢纽必须直接位于海岸线上,对我们码头来说,鹿特丹港仍是强大且具经济效益的竞争对手。”
据他介绍,将有一条亚洲航线以威廉港为欧洲‘第一停靠港’,“这将成为亚洲到德国的最短中转路线——这使我们能真正展示作为深水港的优势。”届时,还将有大量转运货物往返于威廉港与哥德堡、奥胡斯和格但斯克的港口。明年还将有跨大西洋航线将威廉港和纽约连接起来,这也将进一步为威廉港带来吞吐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