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网近日获悉,全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利用衔接资金支持农产品冷链建设经验做法,推进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天水市作为全国唯一地市级参会单位作典型发言。副市长康泰来参会发言。
康泰来发言指出,2020年全国首次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天水召开以来,天水市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补齐冷链物流设施短板,累计建成冷链物流设施3468个、实现储藏能力114万吨,有效提升了产业增值效益、促进了群众稳定增收。一是聚焦“增活力”,全要素保障建设。强化财政投入、融资服务和要素保障,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补助、衔接资金、东西协作帮扶资金2.57亿元,撬动社会投资6.5亿元,建成冷链设施840个、新增储藏能力20万吨,为138家(次)建设主体提供担保贷款3.5亿元、231户(次)经营主体落实电价补贴3758.4万元。二是立足“强产业”,全区域分层布局。聚焦产业重点区、田头交易场、分级储藏库,因地制宜建设产地冷链设施,基本实现果蔬主产区全覆盖。重点引导经营主体建设“田头库”,实现产地供给增加“收储”、市场需求加大“投放”,促进农产品增值增效。引导家庭农场建设200吨小型收储库、合作社建设500-1000吨中型周转库、龙头企业建设1000-5000吨大型托底库,配套建成区域冷链物流集配中心5个,构建起了大中小库联通、集配中心联动的冷链物流体系。三是确保“稳增收”,全过程联农带农。建立项目联农机制、村社共建机制、产销对接机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果蔬等主产区农户年户均增收4200多元。引导县区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7400多万元,将建成的1.8万吨23个村级冷链设施租赁给致富能手管理经营,丰收季节每人每月增收3500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果农开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实现果蔬产地损耗降低20%以上、50%以上苹果实现错峰销售、保鲜增值30%以上。
康泰来表示,下一步天水市将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痛点难点,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管理运营水平,着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发挥更大作用。